《住房出租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起正式推行,该条例作为国内首部国家级住房出租专项法规,旨在规范住房出租活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稳定出租关系、促进市场优质进步,并推进租购并举住房规范的打造。以下是条例中的核心注意点:
1、出租方需重点关注的条约
房子安全与合规性出租住房需要符合建筑、消防、燃气、室内装饰装修等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厨房、厕所、阳台、车库、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空间不能单独出租用于居住,违规者最高可处10万元(单位)或1万元(个人)罚款。
出租住房的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需符合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规范。
合同签订与备案出租人与承租人需要实名签订住房出租合同,并通过住房出租管理服务平台向出租住房所在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备案。备案不能收取任何成本,若出租人没有办理,承租人可自行办理。
押金管理合同中需明确约定押金数额、返还时间及扣减情形,无正当理由不能扣减押金。这一条约旨在遏制房东随便克扣押金的行为。
进入出租住房的限制出租人不能擅自进入出租住房,仅在经承租人赞同或依法可以进入(如紧急修理)的状况下方可进入,保障承租人的居住隐私权。
2、承租方需重点关注的条约
安全用出租住房承租人需安全、合理用出租住房,不能损毁、擅自拆除或停用消防设施,不能改动承重结构,不能私拉乱接水、电、燃气管线。
作用与功效与结构变更限制未经出租人赞同,不能擅自改变出租住房作用与功效、拆改室内设施或改动其他结构,防止引发安全隐患或纠纷。
遵守物业管理规约承租人需遵守物业管理规约,不能任意弃置垃圾、超标准排放污染物、产生噪声、违反规定饲养动物、违章搭建、侵占公共通道或高空抛物,维护社区公共秩序。
3、住房出租企业与中介的规范需要
房源信息真实性住房出租企业和中介需发布真实、准确、完整的房源信息,图片与实物一致,不能隐瞒重点信息或发布不真实房源,违者最高可处10万元罚款并停业整顿。
资金监管从事转租业务的企业需要设立专用监管账户,租金和押金通过该账户收付,防范“长收短付”致使的资金链断裂风险(如“二房东跑路”)。
中介行为规范中介发布房源前需核验房东身份及房子权属,禁止代收租金押金,收费项目需明码标价,并实地查询房源并编制住房情况说明书。
4、政府监管与信用管理
租金监测机制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需打造住房租金监测机制,按期公布地区租金水平信息,引导市场所理定价,提升市场透明度。
信用分级管理房地产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住房出租企业及其从业职员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违规行为将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平台,影响企业信誉和经营。
5、责任追究与法律后果
条例对出租人、承租人、住房出租企业、中介机构及政府员工的违法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包含罚款、警告、中止业务、停业整顿、吊销资质证书等处罚手段,构成**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鼓励性举措
租购同权:推进出租人和承租人依法打造稳定的住房出租关系,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备同等权利。
多途径供给:鼓励居民将自有房源用于出租,支持企业盘活改造老旧厂房、商业办公用房等用于出租,增加出租住房供给。